close

 

 dogville-18  

這部電影的風格實在令人覺得驚奇,像是看舞台劇表演一般,演員像是演京劇一樣要模擬開門及關門的動作,只不過電影多了音效可以增添寫實度,場景的設計也有布萊希特實驗劇場的風格,小鎮的每戶人家的牆都是「透明」可見的,只有家具等擺設倒是寫實的。雖然片長三小時但劇情結構卻是十分完整,縝密的劇情安排也很像一本驚悚小說,配合約翰赫特的英國口音旁白,讓電影增添了不少故事性以及反覆觀看的特質。但是觀影過程一直都是不輕鬆的,這是拉斯馮提爾的一貫風格,擅長挖掘各種人性的黑暗面,這點倒是滿像麥克漢內克的。這部電影的劇情的設計也意在探討「社群」及「民主」甚至「哲學家」的意義何在。當然這部電影標榜的是拉斯馮提爾計畫拍攝的「美國三部曲」中的首部曲,當中也批判了美國社會的本質。尤其看完整部電影之後,會驚悚地感覺自己也是狗鎮的鎮民之一。小鎮鎮民的鄉愿性,儘管每個人的性格和職業不同,共同所展現出來的醜惡面卻是如此真實,這就是我們常批判的「集體社會」中的某些意識型態。作為個體可能無法展現出這樣子的愚昧及偽善,唯有透過社群及團體,經過每個人自私自利的「理性」思維判斷之後,反而展現了更醜陋的面貌。也許拉斯馮提爾或多或少也批判了人類文明,或者更精確的說是清教徒式的西方文明吧? 

電影的前一小時還是充滿光明及正面的意義,越到後段,人性中「惡」的那一面就陸續浮現了。好比每個歷史階段的演變過程,每種社會意識型態及歷史觀都會有它積極正面的開端,到了後來為人所濫用反而變質腐敗,直到下一個新的主義思想取代它為止。

 

故事的時間設定在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年代,由妮可基嫚飾演的迷人女子Grace為了逃難躲入美國科羅拉多州中的「狗鎮」,一開始每個鎮民都是出自為所應為的道德感保護Grace不讓她落入惡人之手,而她的到來也漸漸改變原本平靜的小鎮生活。 原先每個鎮民都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實在不知道Grace可以幫忙或報答小鎮做些什麼,於是她就每天為每戶服務一小時做些鎮民們平常不會做的雜務。這種「互惠」的方式讓鎮民及Grace雙邊都感到滿足,雙方各取所需,也都可以過著安身立命的日子。這實在就是每個電影及童話故事所標榜的「美好結局」,但是警長帶著尋人啟事的公告出現在鎮上的時候,事情開始出現變化。鎮民們開始覺得保護Grace的「代價」變高了,因為鎮民們必須承擔「違法」的風險,有違道德及法律觀念,所以Grace給予鎮民們的「報酬」必須更高。之後鎮民們像是對待奴隸、甚至是動物一般役使、強暴、套枷她。一個受難的基督形象,其實在每個社會群體之中都會出現。也由於Grace是外來者,於是小鎮上有東西被偷自然而然都會先懷疑到她的身上。Grace幾次想脫逃都被卑鄙的鎮民們所利用,最後甚至鎮民們告發她的下落。就在揣想結局如何讓Grace得到救贖以及讓鎮民們得到應有的懲罰時,拉斯馮提爾給的「正義」不僅過多過重,使得電影結局不呈現人性的光明面,而又回到原先的惡性循環之中。原來Grace要躲避的是黑道幫派,是她的父親。Gangsters在美國社會,尤其在三零年代象徵的就是權力及正義的行使者。Grace和她的教父式的父親在車內的對話及辯論是電影的核心概念,父親點出Grace過於理想主義,充滿一種自以為是的慈悲心;Grace也反控父親這種殘暴的權威對於人性是種扼殺。但是Grace步出車外再一次觀看鎮民的面相時,皎潔的月光突然照出每個鎮民的可鄙、猥瑣、無恥及偽善。Grace是個道德潔癖者,她自然不能容忍要是換做她是鎮民之一,她大概也會做出一樣的事這樣的寬容心。於是慈悲的天使要求父親給予她「權力」,讓她得以懲罰這些可鄙的鎮民。黑道的力量掃除了這個小鎮,只因為Grace的一個命令。這個世界沒有了這個小鎮會更好,Grace如此想著。於是鎮上只剩一隻叫Moses的狗還存活著、嗷叫著,也只有這隻狗從頭到尾不曾惡意對待過Grace,相反地Grace一開始還偷了牠的骨頭,這反倒讓她感到愧疚。整個狗鎮,就只剩這隻狗的叫聲了。而原先只有聲音的牠也「具像化」作為電影的結束。DOG倒過來,不就是GOD嗎?

 

《厄夜變奏曲》 的續集之作是《命運變奏曲》 (Manderlay),劇情承繼Grace與她父親到了阿拉巴馬州的一個莊園,這一次天真的Grace又有理想抱負想要「解放」這個莊園內的黑奴們。電影進一步探討黑奴「解放」之後的生活樣貌,既批判了奴隸制度,也像是第三世界國家擺脫白人殖民者之後的政治寓言。也有白人女子及黑人男子的性幻想及宰制,有如法農的經典著作《黑皮膚,白面具》一般。 再一次Grace發現這些黑奴的醜陋面,又一次地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這個莊園會更好,只是這一次她錯過了她的父親,她無法使用像上一次那樣懲罰手段。她只能盡快逃開。只是這部續集不像《厄夜變奏曲》那般精彩,反倒劇情有些不甚連貫,而且說教意味也更為濃厚了。而第三部曲暫名為《華盛頓》,看來拉斯馮提爾決定直搗美國的政治核心,只是過了八年了遲遲未見這部第三部曲出現。在形式上仍然可以保有這獨特的舞台劇呈現方式,但在內容上如何承繼《厄夜變奏曲》的優點或者總結出「美國三部曲」的精神值得期待。很明顯地拉斯馮提爾暫時「觸礁」了,這兩年他的作品《撒旦的情與慾》及《驚悚末日》風格有些轉向,除了繼續探討人性的各種層面之外也趨於內心意識流及畫面美學的呈現。

 

dogville  

 

繼續進而探討《厄夜變奏曲》當中所呈現的寓意。有兩場戲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打碎小瓷偶

Grace被控體罰女老師的小孩、色誘女老師的丈夫,於是女老師決定懲罰Grace,打碎她收集的七個小瓷偶。小瓷偶代表Grace用勞力所換取的金錢所買下的收藏品,代表美好的勞動果實,也是她和狗鎮上的美好連結之一。當它們被擊碎之後,狗鎮最美好的一絲溫暖和留戀也不存在了。

 

湯姆的暴怒

湯姆一開始就是鎮上的唯一知識份子,常常組織鎮民大會發表意見,他似乎是偏遠小鎮中美國民主教化成功的代表人物。不過也常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怯懦、愛佔便宜的人。在鎮民大會上湯姆公開袒護Grace,他應該以為這樣讓他與鎮民劃清界線了,也因此他也覺得Grace終於該用身體好好補償他所做的犧牲。不過Grace仍然拒絕了,因為Grace認為她和湯姆應該自由地相愛才對,如果湯姆此刻想要強暴她,那他也就和鎮上其他討便宜的男人沒什麼兩樣了。湯姆的道德面具似乎崩潰了,因為他自認是鎮上的男性唯一沒有侵犯過Grace的人,這樣子對他來說彷彿是一種損失。舉道德大旗的人一旦翻臉就會是最可怕的人,湯姆求歡被拒讓他決定告密舉發Grace的下落。

 

狗鎮的墮落

其實這個小鎮是小國寡民、和平、民主的夢幻社區,每個人各司其職,似乎是民主政治的典範,但是它仍舊墮落了。似乎有一種無以名狀的力量驅使人性往惡的那一面拉扯。也許是因為缺乏公權力的緣故。小鎮中的教堂牧師已經缺位許久,警長也幾乎不會到鎮上。小鎮上不曾出現治安問題,因為大家都生活在一起,一切都是自動自發的行為。但是當外界出現了無害的陌生人或具有誘惑性的東西出現,人的自私和貪婪心態自然會合理化開始出現偏差的行徑。這似乎暗諷了古典自由經濟主義所強調的運用理性追求個人的自私,由個人追求自身利益的競爭市場,對社會整體的利益最有利。不過亞當斯密的這套理論之所以被馬克思主義及左派思想抨擊,是因為這套理論依靠的是一種道德上的自律,才能達成理想中的整體社會的進步。在傳統上清教徒的新教倫理就扮演了制衡者的角色,所以政府管越少事情越好,因為倫理價值在家庭及社群中就是一個學習的場所,不需要政府出面管理干涉太多事項。

Grace與她父親在車內的辯論正好是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之間的抗辯。人民基本上仍然是被統治的,政治學家Michaels提出的「寡頭鐵律」就指出,無論各種社會團體及政黨如何標榜大眾化,到頭來還是由少數菁英所把持,這是因為:一、 組織的需要。組織的運作範圍及管理事項的複雜性使全體管理成為不可能。二、個人的秉賦。某些人因為教育訓練及本身的天分讓他們與群眾的差異日漸擴大。三、人們對於菁英及領袖的企求。群眾仍然需要領袖,一個領頭羊的角色。

狗鎮長久以來沒有政府勢力及公權力的干涉,但是當時局出現新的變化時,小鎮本身沒有力量去適應新的變革。最不會傷害到任何人的方式還是回歸傳統、墨守成規,甚至用各種阿Q式的精神勝利合理化陸續出現的變態行徑。這也諷刺了,真正理想和平的全民民主是不可能實現的,萬一出現也只會出現短暫的蜜月期,很快就會腐敗變質了。今天現代各國所暢籲的民主制度仍舊是政治菁英的管理。民主投票只是作為一種消極的懲罰機制,讓做不好的菁英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下台,時時警惕聽取人民意見,作為修正專制制度的一種補償而已。況且民主政治及自由經濟的推行,背後需要有強大的倫理機制做制衡。第三世界國家沒有倫理意識的支撐,無怪乎民主和自由市場機制反倒讓人民更加痛苦。Grace在某種意義上就代表著美國人的天真和救世主心態,一心以為自由民主是普世價值,卻忽略了這些價值本身依賴的是由下而上的草根經營,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

 

 當然這部電影也有許多細膩可以探討的課題。整部電影由序曲和九個章節所構成,每個章節當中的定名及角色之間的轉折與互動關係非常細膩,也值得深究。妮可基嫚及其他演員們精彩的演出更是電影之所以好看的一大關鍵。

dogville-23  

以下為參考文章:

文章一

文章二

文章三

文章四

文章五

 

px_fden50276919_00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uncan21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